首页

踩踏之家艾丝

时间:2025-05-25 20:24:19 作者:擦亮设计之都“金名片” 设计师在渝共话工业设计产业“跨界创新”新趋势 浏览量:75215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黄维正)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渝举行。在此间举办的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上,来自重庆、深圳、香港等地的设计师代表齐聚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以“创新设计 跨界共生”为主题,深入探讨推动城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经验、举措,共同为重庆高质量建设“设计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设计师沙龙交流会现场。黄维正 摄

  “工业设计能从情感、体验、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给产品带来附加值。”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梅傲笙以部分全球知名品牌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价值驱动业务设计”理念。她说,设计在企业产品中体现的价值越多,品牌溢价越高。

  “设计已超越‘美化产品’的传统定义,演变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变量。”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理事叶金明认为,“好的设计”不仅要实现“更好的商业”,更要能造福社会。

  深圳市四川美术学院校友会会长涂峰说,跨界,能让设计突破惯性;共生,能让创新持续生长。在他看来,当工业设计的理性遇上艺术创作的感性,当数字科技的浪潮碰撞传统美学的风骨,设计正赋能不同学科深入融合再创新。

  “时尚不仅指服装,更是一个生态,是一种符合当下思潮的审美。”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王建娜建议,要深耕地域文化、汇集名师力量、深化跨界融合,推进设计创新与跨界共生。

  王建娜举例说,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有丰富生动的飞鸟灵兽、奇花异草、祥云瑞气、鱼戏荷莲、亭台楼阁等元素,还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设计师可将其纹样提取出来,创造许多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消费品。

  王建娜十分看重设计行业人才孵化。她表示,促进时尚产业原创设计,应确保设计师创意成果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价值回报;设计师应创作出更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孵化地域人文IP,定制特色版权,并不断推动艺术作品时尚产业转化,推进时尚设计版权作品交易和传播。

  沙龙上,重庆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还通过展示茶叶包装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建筑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生动阐释了设计如何赋能茶旅融合。她认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产品包装上,能达到传递品牌故事、展示本土文化、传达品牌思想等多重效果。

图为2025工业设计创新展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夏敏 摄

  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玻看来,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交流活动,能够促进设计师之间的深度合作,激发新的设计灵感,推动重庆乃至全国工业设计产业迈向新高度。

  “创新设计,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意源泉,是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可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副局长李国强表示,两江新区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营造更加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创造的资源平台。

  两江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晓骏介绍,重庆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为工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广阔的应用空间,悦来国际会展城作为重庆建设“设计之都”的核心承载地,吸引了众多优秀设计企业、人才汇聚,已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湖北假日旅游消费充分释放 旅游目的城市扩容

11月15日,一辆游览车在水杉林中穿梭。初冬时节,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园艺博览园内,水杉等植物换上“红装”,在暖阳下色彩艳丽,景色如画。(无人机照片)

什么是“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一文了解→

为巩固培训效果,9月26日下午,此次实训班的特邀导师——浙江文旅“游浙里”金牌体验官浙一佳作为导师代表,与6名二期学员深入石舍村,进行短视频作品共创。桐庐当地学员王静静,和浙一佳一起打卡了石舍村当地网红美食米筛爬;林招水演示了芦茨红茶叶的冲泡,并做了茶叶知识分享。6名学员与浙一佳一起,通过短视频展现了石舍当地特色美食、文创小店,也将芦茨溪、马岭古道的美景一一呈现。

广西平果“10·20”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海博会期间举办了宏观论坛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学术会议及系列专业论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围绕深海科技、海洋航运、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合作治理等热点议题展开交流对话。

中新教育|聚焦家庭教育热点话题 政产学研界共话未来发展

眼下,正值春季校园招聘季黄金期,各地各高校密集举办大规模招聘会、双选会、就业洽谈会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岗位供给。据统计,春季学期以来,截至3月15日,各地各高校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8万余场,参会企业25.9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330万余个。

云贵川渝四所高校园艺精英齐聚重庆比拼果树技能

美联社的调查报道指出,在最初的内调阶段,调查这些事件的美国地方和州当局往往会隐瞒信息,并在调查报告中省略“可能具有破坏性”的细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